儿子成婚后,一般都与父母分居,另外组织小家庭。父母和谁一起生活,由父母自己选择,一般选择与幼子一块生活的居多。因此,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组织形式。
二、傣族民俗串姑娘
傣族的人们男人如果想要认识姑娘的话,那么就要串姑娘,而这些也是在谈情说爱的时候所其中的一个习俗,傣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,形式多样,不拘一格。
串姑娘是伙子主动追求姑娘的主要方式。傣族女青年,一般不主动到男青年家中串访,她们寻求伴侣的方式,主要是借助夜间到寨场上纺线的机会,与中意的伙子幽会谈情。
按照傣族传统的风俗习惯,青年人公开谈情说爱的时间,特别是开门节之后的几个月里,秋收已过,是伙子串姑娘,姑娘借用纺场谈情说爱的最好时机。
每当夜幕降临以后,未婚伙子换上干净衣服,披着毯子,情揣手电筒,握着或琴,去寻找姑娘谈心。对本寨姑娘无意的伙子,往往会穿越田野到外寨去寻访意中的人。
串姑娘的伙子一般不贸然登楼,只在姑娘的竹楼下吹竹或拉拉琴,用委婉的琴声倾诉爱慕之情,召唤姑娘下楼幽会。
姑娘如果有意与伙子相会,便收拾打扮一番走下竹楼与伙子相见,对伙子有意者,会在父母进入卧室之后,邀请伙子登楼,在火塘边倾心交谈。
三、黎族的婚姻习俗
黎族的人们对于在婚姻上的习俗是有着封建社会的色彩,所以黎族人们在婚姻上的习俗有着比较独特的风格,都是一个宗族血缘成员的姓氏。
黎族婚姻与家庭的建立,是黎族社会发展的产物,它具有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综合特征,又有封建社会的色彩,构成了黎族民间独特的婚俗。
黎族婚姻严禁同一个宗族谱系血缘成员通婚。黎族是一个农业民族,但祖先是由各部落群体组合成的,因此,有着不同的姓氏。
所谓同姓不能结婚,黎、汉的含义观念是有区别的。如今黎族民间普遍存在同姓的婚配现象,不能认为是黎族结婚不区别姓氏。
出现于家庭经济生活困难,没有能力举办婚嫁仪式,只有采取男家的姐妹嫁给女家的兄弟,而女家的姐妹嫁给男家的兄弟,不收婚价聘礼的对换婚配。
在重男尊女的道德观念影响下,认为男子是传宗接代的龙子。奉女性为圣母、和平的代表,女子出嫁肩负生儿育女的责任。
总之,这些民族婚俗,与传统汉族文化传统异曲同工,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更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。
喜欢的朋友,请关注、转发、分享、点赞、评论、收藏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