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監之亂

三監之亂

三監之亂周公東征的一部分三監之亂示意圖綠色:西周王室領地紅色:叛軍控制區域艷紅色:王師華北平原進攻路綫淺藍色:王師對山東西部封地進攻路綫紫紅色:王師對叛軍據點最後進攻路綫日期西元前1042年-1039年地點中國黃河、淮河流域結果

周公旦決定性勝利參戰方

周朝王師

周邑

齊國

召國

三監叛軍

管國

蔡國

霍國

邶國

支援:殷商遺民指揮官與領導者

周公旦齊太公召康公

管叔鮮 †蔡叔度霍叔處武庚 †

三監之亂,又稱管蔡之亂或武庚之亂,為西周初期(西元前1042年-1039年)商畿地區(今河南省安陽市附近)的三位貴族(稱三監)帶頭叛亂的事件,為中國第一個有記載的宗室叛亂。[1][2]

周武王逝後,周成王年少登基,周公旦攝政,管叔鮮和蔡叔度不服,於是散播周公有意奪位自立的謠言,並聯同武庚、霍叔處和一些小諸侯起兵叛變。[3]周公於是東征,斬殺武庚、管叔,流放蔡叔,廢霍叔為庶人,平定了三監之亂。

背景[編輯]

周朝武王克殷後並未消滅殷商勢力,為了鞏固政權分商朝京畿為三部分,設三監監督商朝遺民,實行統治。三監的具體君主及領土,說法不一。

一說為紂王子武庚和武王弟管叔、蔡叔;另一說為武王之弟管叔、蔡叔、霍叔,在商都朝歌附近武裝,共同監護武庚的領土。前說出現較早,後說較為通行。

一般認為三監之地域:朝歌以東地區為衛,由管叔監管;朝歌以南地區為鄘,由蔡叔監管;朝歌以北地區為邶,由霍叔監管。

參見[編輯]

周公攝政

牧野之戰

參考文獻[編輯]

^ Li, Feng (2006). Axel Menges (ed.). Landscape and Power in Early China: The Crisis and Fall of the Western Zhou 1045-771 BC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 ISBN 978-0-521-85272-2.

^ 《史記•管蔡世家》

^ 司馬遷. 周本紀. 史記. 互聯網: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. : 22段 [2020-03-12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-03-29) (中文). 成王少,周初定天下,周公恐諸侯畔周,公乃攝行政當國。管叔、蔡叔群弟疑周公,與武庚作亂,畔周。

閱論編西周歷史事件武王克殷 · 封邦建國 · 周朝三恪 · 周公攝政 · 三監之亂 · 周公東征 · 成康之治 · 昭王南征 · 穆王西征 · 夷王伐戎 · 厲王專利 · 國人暴動 · 共和行政 · 宣王中興 · 幽王亂政 · 犬戎之禍中國歷史事件

傳疑時代 → 夏朝 → 商朝 → 西周 → 東周(春秋 → 戰國) → 秦朝 → 漢朝 → 三國 → 晉朝/十六國 → 南北朝 → 隋朝 → 唐朝 → 五代十國 → 宋朝/遼金夏 → 元朝 → 明朝 → 清朝 → 中華民國 → 中華民國/中華人民共和國

相关数据

365bet资讯网 C++11:互斥锁对程序性能的影响
365bet体育在线滚球 《dota2》进vh局的技巧与策略(全面分析如何在《dota2》游戏中提升到vh局水平)
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 战舰世界国服塞班预售包多少钱 国服塞班预售包有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