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此后,他再度走下坡路:从塞维利亚,到租借土耳其联赛,再到随拉斯帕尔马斯降级,伤病和不稳定如影随形,让人唏嘘不已。
当宠爱变成枷锁
回到最初,他的迅速崛起看似注定,却早已埋下隐患。
2013年,曼联在弗格森退休后陷入动荡,18岁的贾努扎伊横空出世。在对阵桑德兰的首秀中,他梅开二度,力挽狂澜。那一夜,他是全英格兰的焦点,被视为“拯救红魔的英雄”。
球迷为他唱歌,争相购买印有他名字的球衣。俱乐部更是火速送上五年大合同,薪资超越当年同龄的C罗和梅西,还把吉格斯留下的11号球衣交给他。那段灰暗时光里,他是唯一的光。
然而,这份宠爱很快成了负担。莫耶斯对他的偏爱,使他在更衣室被视作“主帅自己人”,其他球员心生不满。他的自信被解读为傲慢,他的亲近变成原罪。年轻的他,还未学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平衡自我,就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处境。
命运的悲喜剧
贾努扎伊的故事,是典型的足球悲喜剧。天赋、时机、环境与个性,交织成了他跌宕起伏的命运。
他曾是“后弗格森时代”的第一抹曙光,却没能点亮整片夜空。他曾在世界杯上留下高光一瞬,却无法延续辉煌。
如今的他,在替补席与伤病中挣扎,距离昔日“天选之子”的荣光,仿佛隔了一个时代。
对于红魔球迷来说,贾努扎伊不仅仅是一个球员的名字,而是一段无法重现的青春。那段青春里,有最炽烈的憧憬,也有最无奈的叹息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